门诊时间:8:00——17:30
在线咨询确诊出股骨头坏死的人是不幸的!
那感觉就像是晴天霹雳!
但更扎心的是,
因为把握不住科学的治疗,
无数患者最终失去了原装髋关节,
这简直是“屋漏偏逢连夜雨”。
正所谓“金不换、银不换、唯有原装骨最稀罕”,相信没有患者乐意接受自己的骨头被“山寨”替换。
然而,现实中有很多骨坏死患者的一些“迷之操作”,让自己无形中,一步步走向了手术置换的不归路。
往置换大门迈进的集中表现
看看有没有你?
01都说骨坏死治不好只能换,被打击的失去信心
由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,当前的基础医疗服务体系主要聚焦于满足患者的基本医疗需求。对于像股骨头坏死这样的疑难慢性病,多数综合医院的治疗方案仍以人工关节置换为主。这一现象直接导致患者在求医过程中频繁遭遇这样的情况:去哪都说只能换,保不好!
久而久之,部分患者逐渐丧失保髋治疗的信心与希望。即便是后续听闻新兴的治疗策略和建议,他们也可能会感到无所适从,害怕选错治疗方法导致病情恶化或是浪费金钱和时间,最终在迷茫与观望中徘徊,错失可能的治疗时机。
02想保但不知专科保髋治疗,以为吃药、理疗也是在治
面对只能置换的普遍建议,一部分患者选择了逃避现实,但更多人仍怀揣希望,积极寻求保髋治疗的可能性。然而,因为信息壁垒与获取渠道的局限,很多患者未能全面了解各类治疗方法及其效果。他们或许只知晓药物保守治疗,却对专科保髋治疗知之甚少。
加之网络世界信息繁杂,真伪难辨,部分患者不慎落入虚假偏方、秘方的陷阱,不仅耗费大量钱财,病情还未见好转。这就像在茫茫森林中迷了路,盲目追随看似可行的小径,结果却离真正的出路越来越远。
03疼就治,不疼就不理,走一步算一步,万一能拖得掉呢
许多患者对于股骨头坏死的严重性、及其潜在的长期后果缺乏清晰认知,往往将初期的疼痛或不适视为小毛病,忽视了身体发出的警示信号。
另外,股骨头坏死这个疾病说到底并不直接威胁生命,患者在心理上容易对其产生轻视,认为“只要不致命,便无需过分担忧”。特别是中老年人群,他们身上展现出“特别能吃苦、特别能隐忍”的特质,往往等到疼痛难以忍受时才考虑治疗,不疼就不去管它,这种“疼则医,不疼则忘”的态度,是典型的“掩耳盗铃”行为,忽略问题根源与持续治疗的重要性。
04抵触一切手术治疗,只想吃药保守
面对股骨头坏死的治疗选择,不少患者陷入抗拒手术的情绪泥潭,执着于药物保守的“安全港湾”。这种心理往往伴随焦虑、抑郁等负面情绪,影响他们做出明智的治疗决策,从而更倾向于选择看似“轻松”的保守途径。即便是现在保髋方式早已革新,前沿超微创的手术创伤微小如米粒,但“手术”二字,仍如心理障碍般难以跨越。
遗憾的是,目前尚未有药物能治好骨坏死,吃药的作用仅限于暂时缓解疼痛,却治不好根本。长期服药还可能伤胃、伤肝,得不偿失。这就像是用胶带临时修补破洞的袜子,虽暂时遮蔽问题,却难以长久。
别让“等待、拖延以及错误治疗...”
夺走你的髋关节
可以明确的是,任何形式的等待、拖延以及不科学的治疗方式,都是加速股骨头坏死走向置换的催化剂。毕竟,股骨头坏死无法自愈、也没有单纯靠药物治愈的先例。股骨头坏死的治疗一直以来只有两条路:
一是通过专科保髋,综合运用一切必要的治疗手段,系统解除骨坏死后的一系列血运、炎症、及骨坏死问题,旨在实现疼痛消失、功能正常、无塌陷、影像表现良好、生活工作正常的目的。
二是通过关节置换,用人工关节代替原来的坏死股骨头和髋关节,迅速解除疼痛与关节功能受限,但代价是失去自然关节的某些特性,获得基本关节使用功能的目的。
我们都知道,成功的保髋治疗在多方面均优于成功的置换,然而好东西也是有局限的。相比于关节置换,保髋治疗有时限性,如果骨坏死病情进展到晚期、股骨头塌陷严重,甚至出现了骨性关节炎,髋关节也受损严重,此时再好的保髋治疗也无力回天。
关节置换并非万能解药
真正晚期患者或面临无手术可做的境地
不仅如此,股骨头坏死真拖到了晚期,有朝一日想置换的时候,也会遭到医生“嫌弃”,不仅手术难度和风险骤增,即便成功置换,关节功能的恢复也非易事,同样需要长期的康复,甚至再也回不到从前。
另外,关节置换也不是万能解药,有些病情严重的晚期患者因为骨缺损严重、或是长期肌肉萎缩纤维化等,连最后一道关卡的置换手术都没得做!
晚期骨融合,置换只能把股骨头化整为零,
一点一点取出,满满一大盘子
——欠的债,终究需要慢慢还。
事实上,每个人的治疗之路都充满变数,很少有人一确诊就能享受到专科保髋诊疗,试错与挣扎或许也是无奈人生的一部分。但正是这些经历,塑造了每个人独一无二的康复之路,提醒我们珍惜每一次选择,勇敢面对,在迷茫中积极寻找出路。